达州机械设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械设备

现代果蔬物流与市场销售战略二

2021年07月06日 达州机械设备网

现代果蔬物流与市场销售战略(二)

三、让中国果蔬以品质、品牌优势赢得市场、享誉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加入WTO已近二年时间。二年来我国果蔬产业第一次与发达国家同行正面交手,既深切感受到“与狼共舞”的滋味,也深刻认识到差距和潜力。为了让我国果蔬真正赢得市场,享誉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严格按国际市场需求改造我们的果蔬产业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根本出路在于痛下决心,严格按国际市场需求改造我们的果蔬产业。首先实施果蔬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结构向优势品种调整。从市场供求角度调控果蔬产量、规模,真正做到名特优稀果蔬的适地适量适栽。从生产源头打好果蔬性状优良、适销对路的基础。

2、严格按国际标准规范我们的果蔬产业

中国加入WTO,巨大的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给世界农产品出口国很大的威胁和压力。在关税壁垒作用逐步弱化的情况下,国外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纷纷利用“技术壁垒”(WTO/TBT)和“绿色壁垒”(WTO/SPS)等规则不断修订其果蔬进口标准、法规和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并通过法律、法令等方式强制执行,实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例如2002年日本厚生省公布了“对中国进口蔬菜检查强化月”发现农残超标的调查结果,提出对中国的植物源性产品实行批检;韩国提出对中国出口桃罐头SO2超标;欧盟以中国出口葡萄酒企业不能提交有关葡萄种植区地域管理法规而被列入不能在欧盟销售的“黑名单”;德国对中国进口番茄酱,美国对中国进口苹果浓缩汁也分别提出对百菌清,杀灭菊酯,甲胺磷,棒曲霉素等农残和有害微生物的批检。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对中国出口企业提出HACCP(危害性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和GMP(良好操作规范)等认证要求。

据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我国加入WTO以来,由于新的贸易壁垒造成的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增加了60%以上,使许多产地和加工出口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客观地分析,除去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封堵,我们目前的果蔬产业也确实在化学品污染和全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食品安全是任何一个国家政府和消费者首先关注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突破农产品贸易壁垒,从生产原料,加工环境,产品质量等环节严格按国际标准规范实行物流全程控制,保证国际贸易信誉是必经之路。

3、发展龙型经济,实施国际品牌战略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要发展果蔬产业,不能重复那种千军万马齐上阵,千家万户争市场的无序竞争。尤其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果蔬产品将面对国外强手同台竞争,面向国际市场消费,因此必须走以龙头企业带动,以高水平管理,高技术支撑,先进设备生产,走农业产业标准化,工业化的“龙型经济”之路。近年来,特别是经过入世的磨炼,一大批龙头企业正在走向成熟,挑起振兴我国果蔬产业的重任。如以蔬菜深加工扬名海外的山东莱阳龙大集团;以果品深加工创出名牌的山东汇源果汁集团;以鲜食果蔬流通国际市场的陕西华圣集团,山东龙口的复发中记等等,都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场”的“龙型经济”模式。发展“龙型经济”,不仅创造性地解决了我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而且使果蔬龙头企业有了自己稳定的原料基地,为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创造了条件。

4、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二个市场,二种资源”优势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重新细分市场,重新配置资源的机遇。WTO各成员国之间对等开放市场,降低关税,更给我们提供了利用国内外二个市场,二种资源的条件。因此,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新的视角和高度重新审视市场销售战略。在资源方面,我们可以到最便宜的产地国采购生产原料,比如果蔬加工用糖、油和包装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对果蔬的消费嗜好,消费价格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档次的产品。可以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资金、技术、设备投入进行跨国生产经营。在出口国直接组织生产销售,不仅可以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开拓多个国际市场,避开单一市场风险和初级原料进口引发的贸易壁垒。

5、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严格企业自律,树立良好企业信誉

加入WTO以来,我国食品贸易(包括果蔬)受到的三大冲击之一是遭受反倾销起诉。据统计,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对甸提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案件376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世贸组织的最终裁定率为47%,而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裁定率高达64%,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在近几年的果蔬反倾销调查中,有二次反倾销国际较量是最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一次是1995年美国七家企业对中国大蒜出口联合提起反倾销,在应诉期内竟然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应诉,结果美国商务部轻松裁定中国大蒜倾销,中国的大蒜出口企业被课以376%的高额关税,导致中国大蒜出口全面受阻,几乎被迫退出美国市场。所幸于2001年,山东一家民营企业——济南一品实业有限公司经过潜心准备,毅然向美国提起上诉,最终胜诉并获得零关税,并以其质优价廉的品牌大蒜吸引美国的一家公司主动撤诉并“上门攀亲”。

另一次是1998年美国苹果汁生产商对中国出口的浓缩苹果汁提出反倾销诉讼。中国的19家企业在中国食品土畜产进出口商会组织下,二次提出反诉,最终迫使美国商务部做出原审仲裁修订,对山东中鲁、烟台源通、烟台北方安得利等5家企业实行零关税。

在国际贸易中,形成反倾销调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WTO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对我国在反倾销调查时实行第三国参照,使我国劳动力成本远远高出本国实际,但是从本国情况分析,国内缺少行业协会的协调管理,不少企业缺乏全局观念,为了争夺国外市场,竞相压价、无序竞争,也给国外以反倾销名义封堵我国果蔬产品出口提供了依据。

因此,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加强我国行业协会建设,严肃企业自律,树立良好的企业国际信誉同样是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

6、建立高效联动的信息发布和预警预报机制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带来巨大的国际分工利益,同时随着开放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经济周期的波动、消费结构和价格起伏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波及国内市场。因此,我们在加强标准化生产、出动出击国际市场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有关国际组织、出口国以及国际市场在农产品法律、法规、标准、价格走向等方面的动态,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成立由海关、商检、标准、协会、科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外贸应急体系,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机制、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以帮助龙头企业及时获取市场供求信息,及时掌握国外贸易壁垒的具体变化,增强我国果蔬产业的竞争应变能力,在开拓国际市场、突破贸易壁垒、解决贸易争端中争取主动。

结束语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和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我国的果蔬产业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发挥出我国劳动力和果蔬资源双重优势,赢得国际农产品市场应有的地位,是一个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学习研讨和开拓进取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抓实标准化无害化生产,坚持以高新技术提高果蔬深加工水平,以龙头企业和名牌战略带动产业发展,以质量、价格和规模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国的果蔬产业就一定能早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道路,早日实现从果蔬生产大国向果蔬产销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来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副院长 杜卫东研究员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现代果蔬物流与市场销售战略二